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
首页大唐第一公主 第255节

第255节

    裴英娘无奈道:“你们先出去等着。”
    打发走两个使女,她双手扒着松木桶边沿,下巴搁在手背上,仰脸看李旦,“阿兄,你进来做什么?”
    这么热的天,在净房里亲热一点都不好玩!
    李旦挑起她的下巴,静默片刻,拿起梳奁里的玉梳帮她梳头发,“王庆之的事,你不必担忧,再过两天就该有结果了。”
    裴英娘怕打湿一头墨发,转了个身,背靠着木桶,让长发自然下垂,方便李旦帮她梳拢挽髻,“阿兄你心里有数就好。”
    “母亲可能要办一场射礼,论功行赏,到时候我会吩咐属从把王庆之带到宴席上去。”李旦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,“英娘,不要怕我。”
    他想让小十七怕他,只听她的话,但是当他发现她真的畏惧他了,他又觉得后悔,怕她会被吓到。
    射礼是宴席上常常举办的一种庆祝活动,以示朝廷上下时刻居安思危,不忘武备。
    初唐时,尚武风气浓厚,文臣也能舞剑上马,但凡射礼,人人都能拉开大弓,射中箭靶。
    后来承平日久,文臣们越来越轻视骑射功夫,只有武将能射中靶心。
    射礼从一开始的人人上场,各有所得,变成武将们显摆身手,文臣们重在参与的礼仪性活动。
    还没到重阳佳节,女皇提前举办射礼,不是为了检验朝臣们的骑射本领,而是要赏赐群臣。
    这是旧例了,以前将士们得胜凯旋,收缴大批财物牛羊牲畜,皇帝大悦,命人举办射礼,靶子立在场中,君臣宗室,都可以上场拉弓。射中靶心者,可以分得大笔赏赐。
    这法子简单利落,很受欢迎,大家各凭本事捞赏赐,谁也不必眼红谁。
    皇帝为了表达对重臣们的倚重信任,喜欢打开自己的宝库,让阁老们自己随便挑选赏赐,这种赏赐方式是种殊荣,有幸进入宝库的大臣只有那么两三个。
    而射礼不分官职高低,只要是参加宫宴的官员,都可以上场。
    但凡朝廷举办这种类似于“分赃”的比赛,朝臣们很愿意露两手,反正只要不把箭矢射到天上去,就能得一笔赏赐,何乐而不为?
    李旦让人把王庆之带到射礼上去……
    裴英娘明白他的暗示,“母亲同意了?”
    李旦嗯一声,帮裴英娘梳好发髻。他的手一向很巧,加上平时喜欢看婢女们为裴英娘梳妆,梳出来的发髻不仅样式简单大方,还很稳。
    裴英娘回头看他,“阿兄,母亲在发愁治理逃户的事……”
    “你有什么想法,不必忌讳,照实和母亲说。”李旦捏捏她的脸,她在水里泡了半天,脸颊粉融香酥,又细又滑,他捏着捏着忍不住弯腰亲她,“母亲得到她想要的东西了,现在草原乱不起来,突厥没有借口拿我和七兄生事,宗室的叛乱已经烟消云散,你不用顾忌我,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。”
    裴英娘扣住李旦不知不觉探到水底下的手,“什么事都可以?”
    李旦反握住她的手,手指摩挲她的掌心,“如果你要出去,还是得由我陪同,这一点你要牢记。”
    裴英娘点点头,然后催促他出去,“你去外面等着,我……我要起来了。”
    “为什么要出去?”李旦嘴角微微一勾,忽然俯身,直接把她从水里抱起来,水声哗啦,“你身上哪一处……是我没看过没碰过的?”
    正事谈完了,接下来该谈谈夫妻间的事。
    净房里的动静闹得太大,半夏和忍冬赶紧跑到外间去,关上房门。
    娘子害羞,这种时候不喜欢她们靠得太近。
    第二天,裴英娘醒来的时候,听到窗外风声雨声雷电声,雨势很大。
    甘露台修建在台矶上,地势高,裴英娘喜欢支起窗户眺望风景,寝居特意挑了能看到风景的主殿。
    虽然大雨滂沱,但天还是一点点亮起来,窗前闪烁着淡淡光斑,倒映出朦胧水光。
    廊下种了芭蕉丛,雨珠打在芭蕉阔大的叶片上,淅淅沥沥一片脆响。
    裴英娘在枕上翻了个身,滚进李旦的怀抱里蹭几下,“阿兄,落雨了。”
    李旦也才刚醒来一会儿,没有起身,坚实的手臂紧紧揽住她,笑着答应一声,“嗯,落雨了。”
    裴英娘听着雨声,感叹一句,“雨真大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雨很大。”李旦说。
    完全没有意义的对话,但他们两人却觉得很好玩。
    暴雨让天气陡然变得凉快起来,甚至有点冷,裴英娘拉紧薄被,往李旦怀里拱。
    李旦拈起一束她散开来的长发,昨晚她躺在海棠红衾被间,浑身雪腻香肌,绸缎似的黑发铺满半张床榻,出了一身细汗,眉间紧蹙,眼角含泪,每一声喘息都像带了钩子,美得动人心魄。
    小十七长大了,该丰满的地方越来越丰满,宽袍大袖也藏不住凹凸的曲线。
    果实成熟,滋味甘美。
    他脑海里浮现出她承受不住时欲拒还迎,似乎想要挣脱,又紧紧缠着他的样子,娇艳柔弱中带着无尽的妩媚,不由得口干舌燥。
    裴英娘无知无觉,依然紧紧扒着他。
    李旦半天没听到她说话,垂眸一看,发现她又睡着了。
    他笑了一下,侧过脸吻她的眉心,好好睡吧。
    因为天气变凉,朝食从清风饭和冷淘换成鸭花汤饼。
    吃过朝食,裴英娘吩咐半夏铺纸磨墨。
    外边的雨势小了些,宫婢将书案抬到长廊下,拢起竹帘,烧一炉四叶饼子香,香气清芬。
    万丈雨帘悬挂,裴英娘沉思半晌后,伏案书写计划书。
    逃户问题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
    治理得好的话,把逃户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,不会危及社稷安危。
    倘若不能有效遏制逃户的规模,那么可能会酿成大祸。
    前不久剑南的商队写信告诉裴英娘,剑南出现大批逃户,逃户们居无定所,三餐无继,组成光火贼,抢劫过路商队,给商队带来很大的损失。
    在女皇登基以前,社会矛盾并未激化,逃户数量在朝廷的掌控之中,女皇登基以后,逃户问题越来越严重。
    逃户历来有之。
    他们流离失所,有些躲进豪强庄园或者寺庙道观,有些则干脆落草为寇,烧杀抢掠。
    农民们投靠地主豪强,躲入豪强们的庄园中,租赁庄园的土地房屋种子,实质上从民户变为豪强的私人奴仆,借以躲避繁重的赋税和徭役。
    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。
    因为女皇抑制道教,大力扶植佛教,各地州府兴建庙宇,权贵世家们争相供养,寺庙经济极为发达。
    因此寺院中也藏有大批逃户。
    僧道有不纳赋的特权,寺庙道观在本身拥有的庄田园林之外,还依靠各种手段大肆侵占周围老百姓的田地,由知客僧代为管理,开设邸店、货栈,经营生意,获利颇丰。
    逃户们依附寺庙,甘为奴婢,或者租赁寺庙的土地务农,也可以借其庇护逃避赋税徭役。
    有逃户选择应召朝廷募兵,或者从事前途晦暗的手工业、商业,沦为没有人身自由的工奴。
    再要么,干脆沿街乞讨,混吃等死。
    还有一批逃户,一不做二不休,干起没本的买卖,最终变成为害一方的流寇,杀人越货,无恶不作。
    大批农户逃往他方,不仅会造成赋税收入方面的损失,还可能会引发暴动,威胁社会安定。
    历朝历代,当出现各地农户不约而同奔逃的现象,往往是天下即将大乱的征召。
    裴英娘没学过怎么治理朝政,不知道要如何解决逃户问题,但是她大概知道哪些是不能做的。
    比如不能像平州县令那样,用铁血手段抓捕搜查各地逃户,一旦坐实逃户身份,立刻发卖为奴,这种方法短时间内能够威慑平民,但长此以往,只会导致民怨沸腾。
    也不能像甘州刺史,什么都不做,只知道设置各种禁令严防老百姓外逃,把老百姓当成罪犯看守起来,闹得人心惶惶。
    计划书写好以后,裴英娘吹干纸上墨迹,拿去给李旦看。
    李旦放下手里正忙的事,细细看过一遍,删减了部分内容,理清条理,提笔另写了一篇奏疏。
    裴英娘按着他的修改重新抄写一遍,派人把奏疏递交给女皇。
    三天后,女皇在宫城前的广场举行射礼。
    她特意提出,射礼当天,太子妃须得陪同在她左右。
    满朝文武哗然。
    射礼并非寻常宫宴,按理来说女子是不能参加的,女眷们一般在另一边,中间隔着数道屏风围幛。
    裴宰相安抚其他朝臣,“太子妃身份贵重,偶尔出格,有何不可?”
    他其实想说,现在当今天子是一位女人,女人都能当皇帝了,女皇要太子妃出席射礼,有什么好奇怪的?
    射礼那天正逢初一,天气晴朗,碧空万里如云。
    广场上彩旗飘扬,当中竖起兽皮箭靶,广场两边架起高大的堆垒,防止官员们射箭时不小心射脱箭矢伤人。
    龟兹乐人抱箜篌,搂琵琶,执羌笛,大鼓、铜锣齐备,随时为官员们鼓噪喝彩。
    女皇身着袍服,端坐在高台上,浅笑盈盈。她是女子,又年事已高,无法下场拉弓,待会儿李旦会以皇太子的身份第一个上场拉弓。
    高台下两溜胡床、绳床,大臣们正襟危坐,每人面前一副食案,案上山珍海味齐备。
    觥筹交错,酒酣耳热之际,女皇示意上官璎珞,“叫十七娘过来。”
    两边回廊里,女眷们正说说笑笑。
    上官璎珞走进回廊后,女眷们连忙停下交谈,连奏乐声都停了,霎时鸦雀无声。
    所有人同时扭头,看向裴英娘。
    裴英娘面不改色,起身离席。
    女眷们看着她的背影,各有思量。
    射礼还未开始,裴英娘踏上广场上铺设的毡毯时,大臣们也和他们的妻女一样,不约而同停下来看着她。
    场中静了一静,彩幡猎猎飞扬。
    李旦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到裴英娘跟前,牵起她的手,一步一步拾级而上,把她送到女皇身边,“待会儿我一定会射中靶心,想要什么?”
    裴英娘想了想,“这次的赏赐里有一只瑞兽,据说是剑南那边进贡的,就要那个罢。”
    李旦点点头,回到宴席中去。
    他瘦了很多,走下台阶的身影犹如一棵翠竹,挺拔秀逸,气度从容。
    裴英娘收回视线,朝女皇行礼,矮身陪坐一旁。
    女皇微笑道,“十七娘,你的奏疏写得很好。”


同类推荐: 梵行穿书之欲欲仙途(NP)女配她只想上床(快穿)顶级暴徒碎玉成欢(np)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[H][快穿]与魔女的交易(快穿)插足者